【编者按】火热的季节,激情的岁月,从6月份起,我市20名优秀党外干部赴四明大地开展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用“积力之所举,众智之所为”的理念去付诸“六争攻坚 三年攀高”的宏伟实践,踩着新时代的节拍,践行新作为新担当的光荣梦想,戮力同心,只争朝夕,努力让自身工作的“小河”融入到全市推进“六争攻坚”的“大江”中,在奋斗的征程中奏响着挂职生活的精彩华章。“宁波统战家”从今日起开辟“‘六争攻坚’——党外干部在行动”专栏,陆续刊登“挂友”们的体会小文,将他(她)们接地气的喜闻乐见、心贴心的凝心聚力,触及内心的所思所感,与大家分享,一起见证“一线建功”党外干部的风采。
本期“挂友” :杨欣欣
九三学社社员,宁波市政协委员,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心负责人,挂职项目为宁波市第一医院异地建设项目,挂职任宁波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奉化区)。
“挂职伊始,我就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宁波一院人真的很拼!作为全国占地面积最小的三甲医院,宁波市第一医院通过信息化建设、就医体验改善行动和助力基层医疗等加以落实,实现质量、安全、效能三者兼顾,让数据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路,实实在在地改善了市民就医体验。”
热门专家一号难求?预约挂号一抢而空?预约挂号,是便捷就医的第一关。目前,宁波一院40%的门诊号源已下沉到全市所有县区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可以通过就近的基层医疗机构和自己的家庭医生,轻松挂上一院的号。
走进一院门诊大厅,一切井然有序,以往我们常见的排长队现象不复存在。一院已建立了具有院内、院外两大通道的预约挂号平台,院内的门诊及病区医生工作站复诊预约、综合服务中心预约和院内自助机预约,院外的官方微信、移动医院APP、医院官网、宁波市公众健康服务平台、81890市民服务热线、114等多途径预约方式,满足不同患者群体需求。
为让患者付费少跑路,一院推出的“医生诊间支付宝免密信用快捷支付”突破了诊间结算以往仅限于社保卡余额充足就诊患者的限制,同时支持社保卡余额不足和自费患者的诊间支付。收费信息与门诊药房自动发药系统、检查预约系统相连,医生在看完病的同时可以快速帮患者完成费用结算和检查预约,患者不再需要再到窗口排队,可以直接拿收费凭证去配药和检查。
患者在医生开出各类检查后,以往需持单缴费后再到相关检查科室进行预约排队,检查项目越多,来回奔波的次数也就越多。一院推出诊间预约检查项目、门诊普通CT“零预约”等系列措施,优化检查流程,让患者少烦心、少跑路。
宁波一院是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日间手术推广试点医院,已有12个科室常规开展腹股沟疝修补术、宫腔镜检查、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体外包块切除术、CT 引导下肺部肿瘤穿刺活检术、经电子内镜结肠息肉激光切除术、胃息肉摘除等日间手术40余种。目前全院平均每周择期手术量约为600余台,其中日间手术占到了近15%。这就意味着医院的床位周转更快速,疑难重症患者收治更有保障。
留学美国的宁波姑娘小伊前阵子因胆囊结石反复发作,痛苦不堪。当她得知在当地治疗需花费近6万人民币,而且还需要4个月的手术等待期,吓得她赶紧打飞的回到宁波。一院肝胆胰外科的医生为小伊做了日间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很顺利,术后很快就出了院,前后花费一万元不到。
在宁波任教的外教Elizabeth在一院做了微创胆囊切除术后第二天便出了院,她称赞这是“完美流程”的手术。
据悉,一院是宁波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中国胸痛中心、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是宁波地区唯一一家集多家标准化救治中心为一体的医院。通过院内多学科协同、标准化救治流程,在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体系建设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方便患者就医,一院人用心、用情,想方设法推出了许多暖心便民之举。比如在宁波首家推出“纯信用租借共享轮椅”的贴心举措,对使用轮椅的患者真正免押金不收费。位于医院门诊大厅的门诊综合服务中心涵盖了病假疾病证明、医保审批、外配处方审核、小物件寄存、门诊电子病历打印、代寄病历及检验报告、遗失物品保管、一次性纸杯老花镜、共享充电宝、自助测血压等15项便民服务。
只要患者有需要,活跃在一院各个角落的志愿者会在第一时间成为患者就医的贴心好帮手。成立于2012年的“心心相随志愿者联盟”目前登记在册的成员已达到1410 人,总服务时数87456小时,服务550万余人次。门诊服务内容包括咨询服务、自助机使用指导、搀老扶幼、劝导控烟、协助就诊以及医患沟通;病房服务内容包括免费理发、流动图书车、陪读、陪聊,护送服务、床边心理支持等。
作为一名新“一院人”,我有幸近距离地感受宁波医卫人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看到一院管理团队带领大家以“让群众看病更舒心、服务更舒适”为目标,全院发力破难题,在资源整合上动脑筋,在服务细节上下功夫,让群众通过医疗服务切身感受到了“获得感、幸福感”!




|